期刊雜誌
一般說來,Periodicals就是連續出版品的意思,也可以以Serials來代替,凡是每週、每月、或每年,定期連續出版的刊物皆屬之,所以,報紙、學術性期刊、通俗性雜誌都是連續性出版品。
從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來看資訊散播方式。當一個事件發生後,會先由廣播、新聞開始即時的報導或給予民眾概括性的資訊;能否繼續散播下去,端看事件大小與聳動程度,可能一兩天後在報紙、網路上繼續流傳;一個星期後,時事性雜誌陸續刊載相關報導;一到六個月之後,當學者專家開始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深入研究後,成果將會發表在期刊上,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圖書也會陸續出現議題討論;一年以後,經過長時間蒐集資料、分析事證之後,學術專書或百科全書就會出版。
期刊雜誌正是位於資訊流的中間,新穎度較圖書為新,資料內容又比報紙新聞有經過事證分析,因此研究人員蒐集研究資料時,期刊雜誌是不可缺少的資料類型。
報紙新聞另外介紹,在此介紹學術性期刊與通俗性雜誌。
- 學術性期刊
學術期刊所刊載的文章都是學者專家所撰述,專注在特定的學科主題或學術領域,目的是發表其創作,提供專業同儕進行分析與應用。因此,學術期刊上所刊載的文章篇幅較長,通常包含摘要、統計圖表、註釋或參考書目。大部份的期刊均有同儕審查(peer reviewed)制度,也就是所投稿的每篇文章在接受刊登之前都經過學者專家的審查,達到自主品質控制。 - 通俗性雜誌
是現時資訊很好的來源。通俗性雜誌大多有很多廣告,幾乎是以全彩印刷方式發行。大部份通俗雜誌以時事和評論為主,所以是介紹特定主題和背景資訊的不錯來源,但無法提供如學術期刊的深度,所以老師們通常不鼓勵撰寫報告時參考引用通俗雜誌的資訊。
同樣的,因為資訊時代,期刊雜誌也有數位化產品。但由於電子期刊、資料庫的發展起源大約從 1995年左右開始,因此仍有許多資料必須仰賴紙本式的索引摘要。出版商所出版的資料庫大致可分為索摘資料庫與全文資料庫,但大多數研究人員對於全文的需求較高,所以許多索摘型的資料庫漸漸轉型為全文資料庫。
大多數圖書館的館藏查詢可以查到該館所典藏的期刊資訊,研究人員就可依收藏位置找到期刊後自行取用參考。若所屬圖書館沒有典藏所需期刊,則可利用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中的「期刊聯合目錄」查找之後申請館際複印,或者轉向圖書館購買的電子資料庫查詢是否有電子全文可以直接下載。
電子期刊或電子資料庫的價格多比紙本期刊來得高,在經費控制考量下,各個圖書館能夠採購的有限,於是,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邀集國內大專校院、研究單位及非營利機構共同組成「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全名為Consortium on Core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Taiwan,簡稱 CONERT,以最優惠價格購買電子資料庫。為了方便聯盟成員順利查找自己可用的電子資源,建置了「CONCERT電子期刊聯合目錄」,如果所屬圖書館有訂購,就可立即在合法的IP範圍內取得全文內容。